24. 郭益南捨身就義, 被迫投降
Albert Kwok Was Forced To Surrender And Threw Himself To Enemy

郭益南(Albert Kwok,1921-1944)中尉遺像

神山游击队纪念公园(Petagas Memorial Garden)
失望影响游擊隊们的精神,他们心碎了.他们本可以退入山区打游擊,藉以捐躯生命.此一决定的話,将给敌人耗费更大力量來追擊.可是郭益南(Albert Kwok,1921-1944)中尉卻选擇向他在苏祿(Sulu)群島及婆罗洲長久抗争的日軍放下武器投降.郭益南(Albert Kwok,1921-1944)中尉連续二年之生活指导方針就是对抗敌人,一以贯之.他的身体力行,突現其信念.可是,末日現今降臨.
郭益南(Albert Kwok,1921-1944)中尉和他的人馬跟随張富貴(Chong Fu Kui)从山坳中走出兵南邦路(Penampang Road).在那里,他们被交予日軍指揮官.他等候在距亞庇(Jesselton)4英里路边山顶小村落的一、二间店中.

畢達卡士神山游击队纪念公园(Petagas Memorial Garden) 景色

神山游击队中之華裔殉难烈士墓碑
郭益南(Albert Kwok,1921-1944)中尉7人被捕送往亞庇酒店处交予軍事当局.他们被重復地拍下照片后再送去惡名昭彰的亞庇俱樂部(Jesselton Sports Club)憲兵处.在那里,郭益南(Albert Kwok,1921-1944)中尉遭受各種苦刑.那些与他同在監獄战后生还者憶述,他默默地受刑,並完全拒绝回答任何提问.他自述双十節起義事件,全是他一人的责任,願負全责.他也曾经自殺过, 但功虧一簣.在憲兵部遭大逼供二、三星期后,大约在一个月后数天左右,他被送往3英里監獄等候集体处决.
25. 其他一些參与神山游擊隊者的下場
The Last Days Of Others Who Took Part In The Uprising

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 遺像

毛律族(Murut) 武士
至於其他一些參与神山游擊隊最后時日者的下場: 張富貴(Chong Fu Kui)在友輩眼中信譽尽失,恥辱滿身,無臉見人.最后他尽速返回中国.但后來据説他並未回去中国.他隐身埋名在东海岸的一个木山和樹膠园里工作.经过15年后,他从森林中現身回到他在兵南邦路(Penampang Road) 5英里住家,受到了熱烈的欢迎.
他曾說,有关本文所叙述之郭益南(Albert Kwok,1921-1944)中尉投降经过故事,大体上是正確的.另一人,“馬加奎賓苏拉曼”(Majakui Bin Sulaiman)於英国人重返婆罗洲(Borneo)后被送上軍事法庭審訊.此人恶贯滿盈,被控通敌罪,控狀所列的項目,長篇累牍,不可勝数.后來被判死刑.
在一特别控罪上.該項控罪指“馬加奎賓苏拉曼”(Majakui Bin Sulaiman)曾用長矛刺死两名於双十節事件后躲避在水溝里的两名華籍青年.,“馬加奎賓苏拉曼”(Majakui Bin Sulaiman)承認全屬实,声訴当時他酒醉,因喝了过多的 “打拜”酒.此一抗辯理由不被接受,他被判謀殺罪,並於1946年1月5日被判死刑.1月21日,其死刑获东南亞最高统率部確認后数天,在3英里監獄吊刑伏法.天網恢恢,此一日治時期大恶魔终告伏法.遗憾的是,他並未因出賣郭益南(Albert Kwok,1921-1944)中尉窝藏地点而遭起訴.

巴夭族(Bajau) 头人

毛律族(Murut)战士
郭益南(Albert Kwok,1921-1944)中尉於12月19日投降.十天后,在年终前,由 “打威打威”(Tawi-Tawi)來的支援物资才告抵達.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纵使在东北季候風下,一路來都設法保持西海岸与菲律賓间之訊息交往暢通.他被授予 “甲必丹或上校”(Captaincy)軍銜.他挑选一批人乘船离开菲律賓,携帶最新美国武器和軍火及現金两万五千元以資助神山游擊隊.可是,太遲了.一切都太遲了.当他听到郭益南(Albert Kwok,1921-1944)中尉已在日本人手中時,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命一班人回航 “打威打威”(Tawi-Tawi).
日本軍事警察知悉此一行动的情况.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在海上各島屿航行,而日本人所落足之海島最远到 “曼旦那尼”(Mantanani)島, (即美人魚岛)去割断西海岸与 “打威打威”(Tawi-Tawi)间之联系.当時日軍曾用机关槍掃射手無寸鈇的村民,在該处进行恐怖的大報復,詳情容后叙述.

巴夭族(Bajau) 騎士

海上巴夭族(Bajau) 妇女
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受托负责管理一些“打威打威”(Tawi-Tawi)的前哨站,以等候時机回返西海岸.
数星期后,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由 “打威打威”(Tawi-Tawi)偕同4名苏祿人(Sulus)乘船到亞庇(Jesselton)探查日軍动態.他拥有最新型的机关槍.另4名劫后餘生的游擊隊員也參与同行.他们有一艘摩托船,但是被日本人覚察到因而停泊在海上沒用.
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上岸去命4名苏祿人回去摩托船,然后再去由 “打威打威”(Tawi-Tawi)安排交通載离殘存的游擊隊員.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和另外4名華人同伴暫留在斗亞蘭河(Tuaran River)口.
此時,剛好有一艘潛水艇从菲律賓前來,發出搜尋訊号.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上岸去檢起訊息,吩咐当地之一名在 “西魯速”(Serusup)村的巴夭(Bajau)族头人 “真纳賓阿蘭”(Jinal Bin Arun)将他和4位同伴帶至岸上更远处.

巴夭族(Bajau)

毛律族(Murut) 舞蹈
此刻他们也討論一下路線.巴夭(Bajau)族头人和4名巴夭人(Bajau)帶同一條小船到登陸台.当時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坐在船中央,前后為划船者.他把手提机关槍放在膝头上及眼睛向前望.他的同伴分别坐在船的横坐板上.当船航行至河口靠近公海处時,坐在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背后的巴夭族(Bajau)船夫猛力把他打翻,有意無意造成翻船.
当船倾覆時,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仍然生存.他与其華裔同伴在水中遭到攻击及巴冷刀乱砍.双方人数对比是5对5,但巴夭族人(Bajaus)熟悉水性.后來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的屍体被一華人發現.被認出時屍身横陈在泥灘中,交予斗亞蘭(Tuaran)日本当局处理之.此位英勇的上校遗体最后被埋葬於距斗亞蘭(Tuaran)縣署约半英里山头的墳墓中.
两年后,在英国軍事法庭上受審時,該名巴夭(Bajau)头人詳述事件的经过,並声称他与他的人馬乃奉日軍之命殺死所有協助盟軍的人.該头人被判处死刑,但此一判刑后來被改為10年監禁.他的隨从者則判处較短之監禁期限.

毛律族吹筒

巴夭族(Bajau) 儿童畫像
林廷發上校(Captain Lim Keng Fatt)去世后,西海岸与菲律賓间之联系便告中止.
有关神山游擊隊事跡到此结束.但游擊战乃由一名前首席督察 “杜尔利斯”(Duallis)继续下去.此人是一名毛律族人(Murut),领取养老金的退休武警.他以一名毛律人(Murut)的想法对日本人统治感到苦惱.我们可以說,在整个日治時期,没有一名毛律人(Murut)通敌,此实乃毛律族人(Murut)引以為榮的事.他们永远是森林之子,他们通过他们在家的媒介做出了一切.在他们的游擊战争中,他们受到岸上所發生故事的鼓舞.没有任何法規,更没有什麼被禁止,也没有任何技俩以挫败敌人.毛律族人(Murut)从事游擊战争直到盟軍抵步為止.前督察“杜尔利斯”(Duallis)得享遐齡.他於公元 1949年5月在他所服務的山区去世.
本章節完 16 (To Be Continued In The Next Chapter)
下一章: (三) 嚴峻的考驗 Ordeal
|